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关注 >

视讯!减值还会继续吗?——2022H1A股企业资产、信用减值损失规模

2022-11-17 19:51:03    来源:亿翰智库

※全文约1200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4分钟

01

资产和信用减值规模同比明显增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类企业是计提主力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反映了企业对于存货等资产以及应收账款未来价值实现的负面预期。在行业下行的一年多以来,行业中普遍出现了资产和信用减值的计提,其也成为了使净利润“雪上加霜”的重要来源。那么,2022年上半年企业的资产和信用减值计提的规模如何,是否出现了新的变化?

以A股企业为例,我们发现2022年上半年的计提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计提绝对规模同比显著增大,资产减值损失/净利润比重TOP30企业中,与2021年同期相比,六成企业资产减值计提规模增长,三成企业从不计提转为开始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净利润比重TOP50企业中,超七成企业信用减值计提规模增长,接近四成企业计提规模实现1倍及以上增长。2021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持续下行,信用危机持续发酵,企业纷纷认为物业存货未来实现的价值难以达到初始预期,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度要打折扣,因此开始计提或者加大计提存货减值和信用减值。

二是计提相对规模尚不太大,其中信用减值的规模普遍更小一些。我们看到,超过6成企业资产减值损失占净利润的比重在10%以内,超过8成企业信用减值损失占净利润的比重在个位数。占比不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已经在2021年度计提过较大规模减值,虽然比重看似不大,但是在毛利润水平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任何负面因素都使得净利润水平更加如履薄冰。

三是企业分化显著,计提减值的企业主要是中小规模民企、出险民企和地方国资平台,而其他民企和国央企计提规模不大或者并未计提。在持久的市场下行冲击下,布局、产品、品牌、经营、风控等所构成的综合实力到了试炼的时机,大型国央企和稳健民企受影响相对较小,其他企业感到的压力则更加明显,尤其出险企业更是深陷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02

大规模减值发生在2021年度

是否继续计提视市场恢复情况

以典型企业为对象,我们进一步聚焦企业计提减值的路径,发现典型企业2021年计提过较大规模减值后,大部分企业2022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明显下降,很多企业不再计提减值,大部分企业信用减值的绝对规模也在下降,但是部分企业下降幅度不大,因此占净利润的比重仍在上升。

在普遍的下降之后,资产和信用减值的相对规模不大,占净利润的比重主要在个位数,不过部分民企的相对规模依旧高企,这些企业至少满足以下特点之一:一是已经出险,由于处在行业信任链条的最底端,企业进一步对物业存货和应收账款未来的价值回收程度打折扣,二是净利润规模锐减。

那么接下来企业还会进一步计提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吗?我们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接下来市场是否能够开始企稳,市场恢复是终结行业恶性循环的首端,如果四季度市场继续下行,那么新一轮减值或许不可避免,若四季度出台超预期的、大力度的政策,市场有逐步企稳的可能,那么减值现象应该不会很普遍。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版权归亿翰智库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亿翰智库(ehresearch)

感谢配合!

关键词: 应收账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