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关注 >

热消息:李宗光:春季行情or牛市起点?如何看待近期市场上涨?

2023-01-31 10:49:10    来源:第一财经

11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含A股、H股和美国中概股)出现了一波幅度惊人的上涨,其中恒生科技涨幅达到70%。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判断:


(资料图)

1)各种风险因子均出现反转,近期上涨肯定不是“技术性反弹”,会有一波中级别反 弹。之后走势需要看到更多政策转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个观察窗口。

2)对A股而言,大概率会有一个困境反转复苏,2023年“该吃顿饺子了“。

往前看,我们判断,近期的这波上涨是一次“困境反转”驱动的上涨,肯定比历年的“春季行情”具有可持续性,或会持续至一季度末,甚至上半年。但目前仍对“牛市起点“判断持谨慎态度。这波行情的持续力度和高度,取决于经济报复性反弹之后的表现,以及稳增长政策后期落地的力度。

近数年来,每年的年底/年初都会有一波春季行情。其逻辑就是每年开年,会有一些政策刺激出来,使相关行业和板块受益。由于过去数年存在不搞“大水漫灌”的高压线,所以刺激政策整体克制,决定了春季行情大多不具有持续性,一般持续到3月份两会前后。

与一般性政策刺激预期下的春季行情相比,本轮行情属于“困境反转”,是过去数年压制风险情绪和信心的诸多风险因子出现反转,引起的估值修复行情。因此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均显著强于“春季行情”:

1)疫情政策调整和经济正常化。过去3年,防疫政策是影响经济和市场走势的第一性因素。12月7日的“新十条”意味着防疫政策的彻底掉头,经济正常化实现的困境反转,相当于几个“春季行情”的当量;

2)地产政策反转。从人人喊打的“寄生行业”和“虚拟经济”,到“国民经济支柱”,转变力度是惊人的。房地产政策反转,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复苏。

3)互联网政策反转。从无需扩张的野蛮人,到代表国际参与国际竞争的冠军企业,互联网又迎来了春天。

4)更加重视经济,稳增长、稳信心加码。“谁不一心一意搞活经济,谁下台”,等于发出了动员令,重新拼经济。

5)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国内因素反转之际,美联储也跟着出现反转,而这对港股等流动性改善是相当直接的。

往前看,仍有一些利好尚未兑现,意味着行情仍有向上空间:

1)货币政策:1-2月份信贷天量信贷,LPR降息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2)财政政策:放开赤字率和增加地方专项债,是否存在一定空间?

3)房地产政策:改善性住房首付和利率下调,核心城市放松限购等;

4)企业盈利修复:随着经济正常化,中下游企业盈利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从空间上看,正常情况下,反弹高点可望达到3400-3600点,具体时点取决于政策和基本面的改善幅度。从时间上看,可望持续至二季度。

当然,即便这样,我们仍不能把其成为牛市起点。因为政策边际改善绝非新一轮宽松的开始,基本面上经济距离新一轮周期仍有不确定性。不排除指数冲高之后再次进入宽幅震荡的可能性: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宏观政策基调仍是稳健,不会有大水漫灌,更不可能有新一轮宽松。有关部门可以视经济实际,有一些“自选”动作,但不能突破整体基调。

2)周期性宽松,仍不足以使房地产市场走向正常化。且房住不炒仍是总基调。高压线的存在,会使地方上在刺激经济方面投鼠忌器,不敢彻底放飞自我。 3)报复性反弹过后,消费和需求持续性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收入和预期的改善是缓慢的,悲观情绪不会一夜消失。特别是当反弹力度不及预期时,行情可能随时终止。 4)互联网政策虽然改善,但整个科技周期处于下行阶段的大环境不会改变。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结束,自下而上的周期下行,将限制中概科技股估值修复的幅度。此外新能源行业2023年是全面过剩一年,也会拖累指数上行。

所以,行情来临时,应该积极拥抱。但也要注意拐点位置,当指数到了关键位置,或者基本面政策面出现反转信号时,也应及时反应。美酒虽好,也不宜过于贪杯。

(李宗光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关键词: 中国股市

相关阅读